旗帜鲜明 铸魂育人——学校开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专题讲座
12月22日,学校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专题讲座,重点解读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本次讲座由党委书记徐小林主讲,全体教职工及优秀学生代表聆听了讲座。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徐小林书记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用“高、精、广”概括了《纲要》的鲜明特点,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刻理解《纲要》出台的重要意义;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落脚,指明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实现途径;从新阶段新内涵、新阶段新条件、新阶段新机遇、新阶段新目标、新阶段新指南、新阶段新理念、新阶段新格局等方面,对全力扎实推进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核心内容作了系统阐释。徐小林书记结合新疆、博州和学校实际,就夯实基石精准落地落细工作、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方面,对《纲要》精神作了深入解读和生动诠释。
徐小林书记指出,《纲要》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的“四个相统一”。要全面规划,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换表达方式,寓教于课、寓教于乐,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徐小林书记强调,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紧贴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解读,全体教职工对《纲要》重点内容和核心思想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和提高。旅游与经济管理系党支部书记、主任巴依尔说:“本次专题解读讲座,站位高、把握准、实效强,为系部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今后将努力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扎实落地落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奋力培育时代新人。”思政课青年教师沙仁花深受启发,表示将结合专业和班级特点,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教书育人针对性、适应性、系统性,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0级旅游管理班学生帕提姑丽·依明说:“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要懂得感恩,更要勤学苦练,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年力量。”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学术无止境科研有方略”专题讲座
虚心若愚,学无止境。11月24日下午,学校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学术无止境,科研有方略”的职教论坛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旅游与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张仕杰主讲,巴依尔主任主持。全体教师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张老师从目标导向、制定计划、热点追踪、论文撰写、时间管理等五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了如何做好科研,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谈到热点追踪,张老师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要热点追踪,再结合自身专业从高端学术会议、业内专家观点等多方面启发大家如何捕捉热点,探究来源,研究热点。随后,列举案例,从选题、研究多元化、论文美感等角度与大家交流了论文撰写要领。
最后,张老师用“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勉励大家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踏实实践,在自己的深耕领域里有所收获,同时为学校的教科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说:“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该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教育者。
好书分享共同成长,红歌同唱民族情深
书籍流传千古,书香浸染灵魂。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是灵魂共鸣的书和热爱学习的心,让各民族师生有了连接的纽带,加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思政部和公共基础课党支部、教务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三进两联一交友”主题党日活动。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唐晓春以及教务处、思政部、公共基础教学部的全体教师、结对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吴晓燕老师发表了致辞,她指出,本次活动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丰富师生业余生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加深师生感情。
在好书分享环节,教务处的王政红和邸娜两位老师为大家带来诗歌朗诵——《用读书点亮人生》。作为开场表演,两位老师的朗诵优美动听、发人深省。公共基础课部主任王艳霞向大家推荐了《圣严职场三书》,勉励同学们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安住当下才是生活的智慧。公共基础课部老师阿依登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嫌疑人x的献身》,这是一本关于逻辑推理与复杂情感的小说,她勉励同学们能够理解逻辑思维和真善美应该同时存在的道理。思政部老师戴彤分享的书籍是《小王子》,她希望同学们即使处在身不由己的困境,也不要让心中友爱善良的火焰熄灭。最后,教务处老师王毅给大家推荐了《驻村兄弟》这本书,他结合了自己的驻村经历,用生动感人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人生充满挑战和困苦,但要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老师们通过分享书籍,对同学们寄予了深切的祝福与期望。
在活跃气氛环节,抢凳子、击鼓传花等游戏让全体师生齐乐洋洋;“红歌同唱”联谊中大家更是各显神通,各族师生载歌载舞,表达自己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最后,在全体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的真挚歌声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赋予每个学子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搭建学子人生的高度是我们的职责,而加强阅读能力,不仅让师生扩展自己人生的厚度,也让师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校举办“深改革·高赋能·强贡献,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
11月10日下午,学校《职教论坛》系列讲座第十七期“深改革·高赋能·强贡献,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阶梯教室开讲。本次讲座由援疆教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主任杨健主讲,医药卫生系主任樊江林主持,全体教职工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杨健老师从落细落小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任务、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担当起高等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三个方面阐释如何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谈到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任务,杨老师引经据典,分享了自己对职教二十条的认识,结合亲身经历,鼓励教师们研读国家政策法规,明确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中抓落实、做踏实,以文化育人,注重职业素养和感恩教育。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及博州区域产业特点,杨健老师多角度列举实例,指导大家如何开展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从人才培养高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责、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杨健老师谈到,要担当起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必须提高站位,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勇担重任,团结协作,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言简意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素养,促进教职工为推进学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学校召开2020年度校级科研课题立项评审会
9月24日下午,学校2020年度校级科研课题立项评审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唐晓春主持,课题评委、课题负责人、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唐晓春副院长指出,这次评审是学校首次组织校级课题评审,学校高度重视。强调本次校级课题立项要立足学校实际,符合学校发展、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等实际需要,能解决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并向评委们介绍了本次校级课题的申报情况,解读了评分细则,明确了评审纪律。
参加本次评审的共有14项课题。评审会上,课题负责人逐一就选题依据、重难点、创新之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书面汇报。课题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认真听取汇报的基础上,从各项申报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任务、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以及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对申报课题进行逐项评议,提出了针对性、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与建议,对匡正课题的研究方向、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以及研究的规范性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经课题评委严格评审,量化评分,汇总意见,会议最终准予郑焕老师申报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实践研究》等11项课题立项。
唐晓春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既是一项立项评审会,也是一项课题研究培训会议;课题研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最能锻炼人;各课题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校级课题规定,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成果;各系部要加强本部门教师校级课题的跟踪督查工作,确保校级课题落地结果。
喜报!
9月5日,由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和援疆教师指导的“拍拍乡”兴农有味项目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疆赛区决赛中喜获铜奖。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转变成为高校展示创新创业成果的重要舞台,也是青年学生展示创新创业能力的舞台。本届大赛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党委统战部等自治区厅局主办,新疆大学承办。
学校“拍拍乡”兴农有味项目由师生共同努力,深度打磨,历经激烈校赛,冲入自治区复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入围自治区总决赛。线上赛场有1分钟视频演播、6分钟项目路演、3分钟评委提问与答疑环节,同学们沉着应对,发挥实力、赛出能力,在入围总决赛的17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拍拍乡”兴农有味项目旨在通过搭建平台,推进电商惠农、精准扶贫。项目创作从人们喜闻乐见的图片、微视频入手,让消费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农业生产过程,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为农民、小微企业、消费者搭建一个快捷、安全、方便的交易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通过新媒体宣传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到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这场比赛,既拓宽了学生视野,也展现了学院学生“我敢闯我会创”的精神。
比赛现场1分钟视频演播
比赛现场6分钟路演项目ppt展示
学院举办“如何评课”专题讲座
听评课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6月2日下午,学院《职教论坛》第十五期系列讲座——“如何评课”在学术报告厅如期开讲。本次讲座由教育系丁学军主任主讲,教务处马秀丽处长主持,徐小林书记、唐晓春副院长及全体教师参加了讲座。
讲座中,丁主任从评课的定义、意义、方法、原则及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五个方面阐述“如何评课”。丁主任通过自己在“学院2020年春季线上课程评优活动”担任评委中了解到的实际案例,将评课的意义娓娓道来,鼓励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谈到评课方法,丁主任重点以教法和学法两条纵线,结合学院教师各具特色的上课案例从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手段、评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等九个方面,一一指导教师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评课。丁主任讲座内容针对性强,语言通俗简洁,ppt令人赏心悦目,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精彩而通俗易懂的讲座让教师深受启发。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聆听此次讲座如沐春雨,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将从评课角度反思如何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打磨课堂教学内容,力求做到“让学生享受课堂”。
学院举办“校级科研课题研究指南”专题讲座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有效指导学院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助力学院内涵式发展,5月19日下午,学院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校级科研课题研究指南”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唐晓春副院长主讲,全体教师参加了讲座。
讲座中,唐副院长从课题研究的含义、选题、开题、研究和结题五大方面,对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科研课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指导;针对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唐副院长通过列举大量案例逐一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将从事科学研究的体会和对科学研究的看法与教师们进行分享。唐副院长指出,课题研究要根植于学院的教学特点和当前学院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勉励教师们要静下心来潜心做研究,以严谨、谦虚的科研态度进行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学与科研相长。
本次讲座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介绍,又有针对学院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分析,对我院中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学院校级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促进作用。